「扁平足」症狀、分類及矯正鞋墊應用方法!

扁平足並不是一定雙腳都會扁平,有可能兩側都扁平,扁平程度不同;或一側高弓一側扁平,但兩側不同才是大問題。

許多人有扁平足確不自覺,因為沒有特別注意自己腳底受力的情形,姿勢不良引發腳痛足踝疼痛膝蓋痛腰痠背痛肩頸痠痛,卻找不到原因,其實跟扁平足有關。

若不耐久站及運動時反覆疼痛,建議透過醫療專業評估是否有扁平足,並且穿戴正確的矯正鞋墊。足部結構會引響全身,足部問題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愈好,且預防重於治療。

人類的腳只有兩隻,為何可以站穩,甚至可以單腳站立,其實與足弓有很大的關係。足弓由三個部位構成:內側足弓、外側足弓及橫弓,連成穩定的三角結構,足弓像射箭的弓是有力量的,當足弓的力量不足或結構性因素而塌陷,就稱為扁平足。扁平足在外觀上看起來腳掌是平的,整個足部會相對較不穩定。足部是人體最接近地面的關節,負責承受來至身體的重量,所扮演的角色如同蓋房子的地基一樣,地基不穩固相對的房子就會傾斜

扁平足並不是一定雙腳都會扁平,有可能兩側都扁平,扁平程度不同;或一側高弓一側扁平,但兩側不同才是大問題。足弓力量不足,就會透過歪斜、過度使用其他的肌肉代償來支撐,久而久之就出現全身痠痛對於足部的穩定,足弓結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當足弓結構改變造成行走時不當扭轉,也會造成膝蓋骨盆甚至是脊椎受力不平均,長期下來姿勢體態就會改變,痠痛當然也就隨之而來,所以姿勢不良與腳的關係是非常大的

因此也可能會合併出現以下的這些問題。

扁平足的症狀 :

行走重心不穩、容易跌倒、容易腳酸痛、疲勞、外八、內八

可能造成:足底筋膜炎、拇指外翻、附生舟狀骨、腳踝扭傷、膝蓋疼痛關節炎、骨盆歪斜、脊椎病變、肩頸腰背酸痛、駝背、脊椎側彎…等問題

扁平足的原因 :

先天因素:先天性跗骨黏合、韌帶鬆弛、肌肉張力太低,或來自遺傳。

後天因素:足弓缺少刺激鍛鍊,肥胖或疾病、創傷造成足型改變,年老退化等。

用鞋習慣錯誤 : 長時間穿過軟無支撐包覆不良的鞋子,鞋子過大或過小等。

扁平足可分類 :


柔軟型扁平足 : 當足部踩在地面時足弓塌陷消失,坐臥時又恢復弓型結構。

僵硬型扁平足 : 不論足部是否承重,足弓皆不明顯。


扁平足的治療 :


矯正鞋墊:量身訂做矯正鞋墊提供腳底適當的支持、平均分散足底壓力。

扁平足矯正鞋墊的正確使用,會提升扁平足矯正的成效,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鞋子,就要先從認識自己的腳型開始。

肌力訓練 : 常去戶外運動來增強腳底的肌力,

透過大腿、小腿、足底的肌力訓練強化肌肉與韌帶使其發揮支持的功能。

手術治療:大部分的扁平足不需要透過手術開刀來治療,

唯有嚴重變形或無法透過一般方法減輕疼痛的嚴重扁平足才可能需要手術。

扁平足個案分享 :

一位非常重視健康的阿強,每週都持續運動習慣,但往往不明原因常腳痛扭傷、運動傷害及腰背酸痛情形。 經常要到復健科報到,經過醫師評估告知有扁平足情形,建議使用量身訂製的矯正鞋墊,因為阿強以前也使用過其它現成鞋墊,所以不知其中的差異。經過使用一段時間後阿強感受重訓時雙腳穩定性表現變好,且以前很多動作無法達標,穿矯正鞋墊後都能達標了,最明顯的運動傷害次數變少,腳的疼痛感也明顯改善。重要的是不論穿戴任何鞋子都能共用,也透過專業衛教得知正確用鞋的重要性

足部結構會引響全身,足部問題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愈好,且預防重於治療。扁平足的輕重程度不同,可以透過矯正鞋墊治療。建議各位若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應先經過專業醫療評估諮詢,了解問題所在再來挑選適合你自己的治療與矯正方法。正確的診斷及分類,是正確的治療與處理的最重要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