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影響您的健康

脊柱側彎是指人體的脊椎有側向的排列彎曲,改變的形態可能是S形或是C形。根據目前健康管理部門統計,百分之十五的人口有脊椎側彎的問題,多半發生在十歲到二十歲之間。先天性的脊椎側彎與基因,或常見因雙側足型異常病理影響長短腳與脊柱側彎,後天姿勢不良都有關,尤其女性發生的機會是男生的8至9倍。老化過程也常見退化性脊椎側彎,門診就醫案例中也有神經肌肉的疾病導致脊椎側彎。脊椎側彎的原因相當複雜,應配合X光片進行診斷與專業醫師的治療。

其實有許多脊椎的疾病問題,都是與脊柱異常側彎有關,雙側足型結構影響骨盤的生理變化,脊柱關節的排列產生側向彎曲與旋轉改變,造成人體的關節與筋肉組織的緊繃,常見症狀是腰痠背痛影響生活。

依據國民健康調查資料推估,現代人有膝腿酸痛腰酸背痛的疾病比例竟然高達80%,經過醫學研究後發現與足部異常改變有關。身體的生物力學運作都是互相關連,人類的生理過程中從幼兒童老年退化,足部生理都是伴隨變化,所以要維護身體良好姿勢體態與避免關節傷害,首要關注您的足部健康狀況。適度運動訓練與使用正確的矯正鞋墊矯正背架。可以協助我們維持最佳健康狀態。

脊柱側彎|需要先知道

脊椎側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姿勢不良、先天骨骼發育缺陷、或是神經肌肉疾病等等。脊椎側彎可概分為結構性脊椎側彎的多數患者屬於原因不明,功能性脊椎側彎的原因與足型結構異常有直接關係,例如:扁平 l 高弓或拇指外翻足型,當檢查診斷有單側足弓扁平明顯時,足踝與膝關節隨之旋轉與筋崩,就會透過骨盤歪斜,引發脊柱側彎或脊柱壓迫症狀表現,當過度使用其他的肌肉等代償機制拉扯緊繃,就出現全身痠痛,因此也可能會合併出現以下的這些問題:膝蓋韌帶受損、下背疼痛、髖關節痛骨盆歪斜脊椎側彎肩頸痠痛高低肩

脊柱側彎病理狀況|常見姿勢體態

脊椎側彎對健康的影響,除了體態外觀上的問題,多半會使患者有長期腰酸背痛的症狀。另外脊椎關節在長期受力不均之下,多半衍生成退化性關節炎,如果側彎度數過大,甚至會影響心肺功能或對腹腔增壓,較複雜的側彎除了向兩旁彎曲外,多半也會帶旋轉,也就是椎體有旋轉偏離中心點。在胸椎的位置帶旋轉的椎體會推擠兩旁的肋骨,造成胸骨架變形、局部胸腔空間受擠壓。

當人體脊柱結構異常時,影響脊椎生物力學結構,就會產生不利於脊柱相關肌肉組織的運動,同時肌肉容易旋轉緊繃疲勞酸痛,當在運動時的壓力與衝擊力脊柱沒有緩衝機制而直接衝擊到椎間盤,極易造成椎間盤的損傷與退化導致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甚至脊柱滑脫椎管狹窄脊柱側彎等等。

脊椎是人體的主幹,由七節頸椎十二節胸椎五節腰椎四節尾椎由上到下整齊排列而成,基本上應該是成一直線,假若有左右傾斜不對稱,向兩側成 C S彎曲,就是所謂的脊椎側彎

臨床上脊椎結構側向的彎曲,角度超過10度以上就稱之為脊椎側彎,常見於青春期的青少年,目前還找不到特殊的發生原因,就稱之為特發性脊椎側彎(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少數患者有可能會因為神經肌肉系統病變或先天性脊椎發育問題而引起,通常需要由醫師檢查後確認。就症狀來說,輕微側彎通常不會有特別症狀,少部份患者會有背部痠痛坐姿不正等表現。脊椎側彎角度超過20度以上的女性比男性的盛行率顯著增加5到10倍。

脊椎側彎三大型態:功能性、結構性和原發性

1. 功能性脊椎側彎 Functional Scoliosis 功能性脊椎側彎一般因受傷、痙攣、骨盆傾斜、長短腳等因素使得身體成舒解疼痛姿勢而引起的彎曲。因此只要有效的針對其病源作治療或調整,便能有效地改善彎曲度數。可以透過運動姿勢訓練及關節矯正等非侵略性,較溫和的方式來治療。

2. 結構性側彎 Structural Scoliosis 結構性側彎則是先天脊椎結構不良或後天創傷以致脊椎無法直立。

3. 原發性側彎 Idiopathic Scoliosis 原發性側彎其發生原因不詳,或由多種因素集結所造成的側彎。原發性側彎佔所有側彎的百分之八十。 基因、姿勢、發育、營養等綜合因素所引起,因此治療方面也得多管齊下。原發性側彎分成四大階段:嬰兒期、幼年期、發育期及成年期。越早期治療,治癒率愈高,但惡化的危險性也越高。

3步驟 脊柱側彎自主檢測 ?

亞當式檢查 Adam’s Test

1. 受測者雙手合掌。2. 雙側腳掌併齊後膝蓋伸直。3. 身體前彎、頭部自然垂下與目視手掌位置。


診斷檢查者從受測者背後目測,觀察是否左右高低或明顯肩胛骨隆起。因為脊椎側彎會旋轉或推擠胸肋骨,會讓肩胛骨隆起、背部高低狀態。以利簡易診斷脊柱是否有側彎狀況?是否需要進一步安排X光片拍攝診斷?

除了亞當前彎測試幫助檢查脊椎側彎,當側彎角度大時,身體外觀也會有明顯的改變。

  • 高低肩,即患者左右兩肩不等高。

  • 身體偏,頭肩頸腰部不對稱,嚴重者身體偏向一邊,頭不在身體中線上。

  • 單側背凸,前彎時上背單側肩處突起。

脊柱側彎|角度測量 COBB`s ANGLE

脊柱側彎角度計算

  1. 採彎曲角度最大之脊椎骨平行線,劃出水平線。

  2. 上方及下方之脊椎骨水平線以90度角劃線。

  3. 兩側90度角線交叉之夾角度數,為脊柱側彎之角度。

薦骨(S)之傾斜角度正確為30度參考值。

  • 當角度大於或小於時可以觀察出骨盆前傾或後仰。

  • 當角度改變時也會影響腰椎的排列結構。

脊椎側彎也有分級

  • 1~10度:脊椎不正,還不算是病理上的脊椎側彎,但要持續追蹤觀察,並開始注意自己的姿勢與生活形態。

  • 10~20度:輕微脊椎側彎,可能會出現長短腳、高低肩、腰痠背痛的狀況,建議進行脊椎矯正、物理治療及運動治療,但75%的患者可以恢復或不會再惡化。

  • 20~40度:中度脊椎側彎,女生的患者開始越來越多,惡化程度也比輕度脊椎側彎大,高低肩、骨盆歪斜症狀會很明顯,除了做矯正、物理及運動治療之外,建議3、4個月就要進行X光追蹤,如果惡化傾向大,也要穿背架進行矯正。

  • 40度以上:重度脊椎側彎,也是快速、高度惡化的分水嶺,除了骨頭、肌肉上的痠痛之外,如果是胸椎歪斜,可能會壓迫到心肺,造成心肺功能的損害,甚至會減少壽命,輕微的,也會因為胸骨突出而影響肩膀的功能;腰椎歪斜,則可能合併椎間盤突出、下背痛,而且越是還在發育的骨頭,彎曲的程度越嚴重。

脊柱側彎 矯正背架穿戴要知道

脊椎側彎需要多方面的治療配合,包括:定期復健運動、增強肌力,尤其增強脊椎旁肌肉以及核心肌群。經常做拉筋按摩放鬆運動保持筋肉彈性度,及維持脊椎的柔軟度。安排心肺耐力訓練,以維持正常心肺機能的發育。平日則要維持坐與站的良好姿勢,坐臥時盡量不要使用太軟的座椅或床墊,避免穿戴氣墊鞋過軟穩定性差的鞋具,造成雙側足部生理異常引發功能性脊柱側彎

是否需要穿戴背架請專科醫師診斷後與處方建議,可依據兩個情形來判斷。第一、評估當時脊椎側彎的角度大小與發育狀態;第二、定時追蹤期間脊椎側彎是否持續惡化。

當側彎角度介於10到19度且還在發育的青少年,建議六個月定期追蹤。一旦側彎角度超過20度,或在追蹤期間角度增加5度以上,則建議穿戴矯正背架

當側彎角度介於20到39度之間的青少年,是否採用觀察追蹤或穿戴背架治療,應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根據個人的狀況決定。若決定穿戴背架,亦需讓患者瞭解,矯正背架的功能目的是減少惡化,協助提昇復健物理治療訓練成效。

矯正背架一天需要穿戴多久建議是盡量長時間穿戴,但絕大多數患者都難以完全配合。依據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穿戴背架一天超過13個小時的患者,相較於不到6小時的患者預後較佳。若側彎角度超過40度、甚至大於50度且還在發育狀態,經醫師評估後則考慮手術治療與矯正背架矯治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