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軟組織受傷或背部筋膜發炎這其實是下背痛最常見的原因,包括背部的肌肉、韌帶、肌腱的急慢性拉傷、扭傷、 挫傷。登山健行時,下背部可能遭受不在預期內的施力動作,比如不小心滑倒,或者為了維持平衡,而導致背部急性運動傷害。另外,長時間維持在不好的姿勢下,可能駝背 (Kyphosis)、腰椎後推(Delordosis)或過度前凸(Lordosis),也會導致背部慢性的運動傷害。
(2)椎間盤突出症(Intervertebral disk herniation)年輕力壯的登山高手,引起下背痛甚至導致坐骨神經痛,患椎間盤突出症比例很大。主因是椎間盤的纖維環於成年後因磨損、退化及含水量的遞減、外力的撞擊等逐漸出現裂隙,髓核的含水量由超過80%漸漸的減少,彈性及緩衝的能力也隨之遞減。當登山者沈重的背包使脊椎不斷的長時間承受不同方向切力、扭力及垂直壓力,加上突然性地快速的側屈旋轉、瞬間扭腰或突發的受力過重等原因,髓核經由纖維環的裂隙而向後外側突出,壓迫坐骨神經根,引起所謂的坐骨神經痛,一般為單側。90%以上的腰椎間盤突出會發生於第4-5腰椎間及第5腰椎與第1薦椎間,造成腰痛、腿麻、下肢疼痛甚至延伸到足背或足底部,嚴重者有不良於行的症狀。
(3)脊椎退化性關節炎起因於脊椎的老化,俗稱長骨刺,多見於較年長者。經年累月負重下,使其脊椎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脂肪層因長期關節炎提早造成纖維化而變硬,原本專司保護神經的構造失去原有的彈性,再配合骨刺的夾攻,也會壓迫坐骨神經根,造成坐骨神經痛。這時病患不但腰痛,還伴有下肢的麻木感。嚴重的病患還會有下肢無力、抽筋,或走路走不遠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