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足 以影響健康 雲端知識

MINGDER 關心您全家人

專業團隊,專屬為您服務 www.mingder.com.tw

骨盤的功能是這樣

骨盆位於身體中段,他是脊椎的地基,不會像比薩斜塔,同時上半身的重量也藉骨盆傳遞到下半身的條腿,因此當骨盆不正時,所以骨骼環環相扣都會出狀況。

骨盆的構造

人類的腹腔及骨盆腔是相連的一個桶狀結構,內部裝滿了有關消化及排泄的器官,在這個桶狀的腹腔及骨盆腔裡,上方是橫膈膜,背部是脊柱,前三分之二是腹部的各種肌肉所構成的橫紋肌外壁,下方則是承載著腹部壓力以及防止臟器外露的骨盆底。骨盆底承受腹內壓力的增加,必須要對抗直立時地心引力(gravity)以及支撐腹腔及骨盆腔內臟器的重量,除此之外它還要維持這些排泄及生殖道的功能。


骨盆的組成

  1. 骨盆的骨骼骨盆由骶骨( sacrum )、尾骨( coccyx )及左右兩塊髖骨( coxae )組成。每塊髖骨又由髂骨( ilium )、坐骨( ischium )及恥骨( pubis )融合而成;骶骨由5~6塊骶椎融合而成,其前面呈凹形,上緣向前方突出,形成骶岬( promontory ),骶岬為骨盆內測量對角徑的重要據點;尾骨由4~5塊尾椎合成。
  2. 骨盆的關節包括恥骨聯合( pubic symphysis )、骶髂關節( sacroiliac joint )和骶尾關節( sacrococcygeal joint )。在骨盆的前方兩恥骨之間由纖維軟骨連接,稱恥骨聯合。骶髂關節位於骶骨和髂骨之間,在骨盆後方。骶尾關節為骶骨與尾骨的聯合處,有一定活動度。
  3. 骨盆的韌帶連接骨盆各部之間的韌帶中有兩對重要的韌帶,一對是骶、尾骨與坐骨結節之間的骶結節韌帶( sacrotuberous ligament ),另一對是骶、尾骨與坐骨棘之間的骶棘韌帶( sacrospinous ligament ),骶棘韌帶寬度即坐骨切跡寬度,是判斷中骨盆是 否狹窄的重要指標。妊娠期受性激素影響,韌帶較鬆弛,各關節的活動性略有增加,有利於分娩時胎兒通過骨產道。


骨盆底的結構

分為四層,由腹腔內到會陰部表皮有各種筋膜、肌肉及以韌帶的結構,使得骨盆底可以對於骨盆腔內的各種器官達到懸吊(suspension)及支撐(support)的效果。

  1. 內骨盆腔筋膜(endopelvic fascia)是骨盆腔內器官最表面的一層較為強韌的筋膜組織,它包覆著膀胱、子宮、輸卵管、卵巢以及直腸,這些筋膜覆蓋著骨盆腔內器官。
  2. 提肛肌(levator ani muscles)提肛肌是由很多群肌肉所組成的一個骨盆腔橫膈膜(pelvic diaphragm), 在前方有一個裂縫,以容許尿道、陰道及直腸通過。
  3. 泌尿生殖橫膈膜(urogenital diaphragm)位於提肛肌的下方,它與會陰部中心點相連,並經由各個肌肉及筋膜使得會陰體部有 緊密的相連。
  4. 骨盆底在提肛肌下方有一類似鐵絲網的結構來支撐提肛肌,它主要的功能是在收縮及放鬆當中促成泌尿生殖道及排泄道的排泄功能以及閉鎖,與骨盆底的支撐較沒有關係,因此也稱為生殖性肌肉(genital muscles)


在骨盆腔裡面,我們可以看到膀胱、子宮及直腸成一個直行的排列,位在骨盆腔的前至後方,這三個器官周圍都有一些韌帶及筋膜將器官牢固的懸吊在骨盆壁上,使得這些器官在正常的狀況之下不容易往下脫垂。

男性與女性骨盆對比,左為男性,右為女性


骨盆的鑒別診斷

  1. 女型骨盆:為女性正常骨盆,最常見。入口呈橫橢圓形,入口橫徑較前後徑稍長。骨盆側壁直,坐骨棘不突出,恥骨弓較寬,坐骨棘間徑≥10cm。我國婦女約佔半數。
  2. 扁平型骨盆:較常見。入口呈扁橢圓形,橫徑大於前後徑。恥骨弓寬,骶骨失去正常彎度,變直向後翹或深弧型,故骨盆淺。我國婦女約佔25%。
  3. 類人猿型骨盆:入口呈長橢圓形,入口前後徑大於橫徑。骨盆兩側壁稍內聚,坐骨棘較突出。坐骨切跡較寬,恥骨弓較窄,骶骨向後傾斜,故骨盆前部較窄而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後部較寬。骶骨往往有6節,類人猿型骨盆較其他類型深。我國婦女約佔15%。
  4. 男型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兩側壁內聚,坐骨棘突出。恥骨弓較窄,坐骨切跡窄呈高弓形,骶骨較直而前傾,出口後矢狀徑較短。骨盆腔呈漏斗形。


整體而言,骨盆的功能主要有兩大目的

  1. 支撐骨盆腔及腹腔內的器官,使得在使用腹壓或是用力的時候不至於向外脫垂。
  2. 對於經過骨盆底的器官出口,包括尿道、陰道及直腸,提供在排泄時以及生育時的開張功能,平時則維持一定的肌肉張力,使得這些器官的出口維持關閉的情況,以防止內容物的失禁。骨盆底對於骨盆腔內器官的支撐,最主要是靠它與骨盆骨頭(pelvic bones)之間的緊密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