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足 以影響健康 雲端知識

MINGDER 關心您全家人

專業團隊,專屬為您服務 www.mingder.com.tw

足部反應身體健康平衡

足的構造就是腳的解剖學,足的構成有骨、筋肉、韌帶、血管、神經、以及披覆在外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的脂肪。由以上組織的組成,人類的足作運動及作行動,並產生知覺。由解剖學及生理學的觀點來看,呈現十分複雜的構造。但一言以敝之,「機能決定構造」。以前一位義大利的解剖學研究家曾做出以下的結論來讚美足的複雜性,也就是根據其研究成果,一雙足是有56個骨,佔身體208個骨頭組成的四分之一,並由腱、韌帶及筋等形成許多關節,構成複雜而不可思議的機能及狀態,知名學者達文西也稱讚人類的腳是上帝創造萬物中最精密的藝術傑作。人類歷史就是從人能夠站立,用雙腳走路開始的,人與動物最大不同在於人是用腳踝來著地,而動物多半是用掌關節作支撐。所以足部為人体最複雜也是最重要的結構之一,由26塊骨骼、57個可動或微動關節、108條韌帶及32條肌肉組成,並形成三個縱橫弓與一個假性小橫弓,彼此複雜結合,來提供極高之穩定度及活動度,人類才能產生站立的穩定性和歩行的運動,使足部能承受全身重量之負荷,且具有支撐、伸縮、扭曲、彈跳、吸震及摩擦等功能。為了能站著走路,人類各骨骼肌非常發達,各功能不同的肌肉組織由神經、脊椎、大腦控制,彼此協調合作。

一、三弓頂立

當人用腳站立時,是以第一蹠骨根部和第五蹠骨跟部以及後腳根等第三點為支撐點,然後靠各三點間產生的足弓來支撐身體。這些足弓構造具有避震和彈性的作用,可以吸收衝擊力,分散重量,幫助身體完成站立、走路、跑等動作。

第一個足弓

『內縱足弓』,它在人體行走或跑步時,提供適度的彈力和扭力並吸收地面之反作用力,以適應各種地形達到吸震的效果,在腳離地就好像是足底的避震彈簧,人體地基的避震器一樣。內側足弓位於第一蹠骨和腳跟之間。這個腳弓的高度各人不同,大致分為:(1)弱足弓(2)高弓足(3)扁平足。很多人都是屬於弱足弓的,由於長時間穿著不正確的鞋子,青少年時足部生理發育不良、長期站立工作者,或體位過重使足弓長期壓迫,稱為疑似扁平足的狀態。這種狀態下非常容易疲倦,走起路來會趴噠趴噠地拖著腳。高腳弓又被稱為高腳背,這種類型的腳如果腳弓沒有得到適當的矯正,很容易引起腳痛的症狀有所謂的「足底筋膜炎」以及容易引起膝關節、肩膀酸痛等。扁平足的產生有很多類別,多是由於腳底肌肉機能減弱或結構失調而引起的,除了腳弓高度人人有異之外,每個人腳弓的長度也大不相同。

第二個足弓

第二個足弓構造位於第一蹠骨部和第五蹠骨根部之間,第二、第三、第四趾頭都浮起來形成橫拱形,所以又稱橫弓(蹠骨弓)。然而如果長時間穿不正確的鞋站立工作的話,這個拱形構造就會被壓扁而變平,也就是「蹠骨」會外張,使腳變形成為開展足,結果被壓在底下的趾頭或腳底會容易長雞眼和繭,甚至痛得無法走路,並且很容易造成姆趾外翻、關節變形,除了穿鞋及久站外,生產完或停經荷爾蒙及老年人退化,也易造成橫弓蹋陷。 所以我們在足形功能設計上必須用橫弓墊盡量使橫弓恢復成原來的拱形構造,並加以改善,使腳趾產生自然運動,使行走時更省力減少心肺功能的消耗,如同中醫刺激湧泉穴之效果。

第三個足弓

外側弓構造位於第五蹠骨根部外腳踝之前,我們走路時首先是腳跟著地,然後沿著這個拱形將重心移到小趾,接下來重心再從小趾延著橫拱移著向拇趾側,最後拇趾順利地往前進。如果這第三個拱形結構不良的話,我們走路時的彈力將大為減弱,而且重心無法順移移轉到各正確位置,走起路來好像在轉腳,容易產生身體的不平衡性,所以不符合人體工學的鞋子與足部結構的偏轉異常,都會使得腳下三個足弓構造失去功能作用。

二、何謂正常足

在國際足部醫學上的發展歷史,首先對於足部扁平等問題開始探討的理論基礎是在1845年由國外學者提出的”Weak”Foot,1920年也有提出”三點承重與足弓支撐”理論,讓醫療臨床工作者開始以磨製足弓墊,來支撐內側足弓來處理足部之一切問題,這也是足部輔具與矯正鞋墊最早的發展,直到1995年Mcpoil和Hunt提出”正常足”的定義與理論跟著1996年Mcpoils再提出動態足型理論,開啟了足部醫學與矯正鞋墊的發展里程與思考,而『正常足』理論的定義清楚指出『正常的足部結構』,乃為:站立時脛骨(小腿)中線應與距骨中線及跟骨中線成為一直線,並且都與地面成為垂直、前腳掌五個掌指關節應與地面水平、距骨下關節在正常的的置沒有內翻或外翻之歪斜凸出,說明足部各個關節的正確位置。

三、結論

在1996年的動態足型理論(Dynamic Foot Model),更清楚表示足部前足與後足之關連性,這兩個理論讓接下來這十幾年的足部醫學有研究理論基礎可去發展,用來評估足部與定義腳有什麼異常,不管怎麼處理矯正都是要將足部重新放回正確的位置,所以應用在醫療臨床上及足部評估檢測時,需要常常觀察受估者的跟骨線有無歪斜、距骨下關節是否有在一正常位置、有沒有內翻或外翻之歪斜等外觀,在製作矯正鞋墊時也會思考前足與中後足的問題,補足其前後足歪斜之角度,將距下關節與跟骨線調整至正確位置,而不是像坊間或百貨公司販賣半截鞋墊,只有處理中後足強調足弓支撐而忽略前足的問題,所以足部評估與整體結構一樣須由具醫療背景之專業人員仔細評估量測,找出問題綜合性思考來處理,選擇製作符合個人問題之鞋墊,才會真正將足部與結構調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