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足 以影響健康 雲端知識
MINGDER 關心您全家人
專業團隊,專屬為您服務 www.mingder.com.tw
專業團隊,專屬為您服務 www.mingder.com.tw
雖然說年紀大了,多少會有膝關節退化、下肢肌力退化等問題。如何減少疼痛、增加行走機會讓老年人能夠擁有更獨立更自主的享受老年生活,已經是一項受到社會大眾關注的議題。
當生命開始步入老年,身體的各項功能日漸退化:體力、視力、聽力、協調性、反應速度變差,精細的動作卻又沒辦法操作精準,甚至需要依賴他人的協助,才能從事日常生活的各項活動。然而,能夠獨立自主的生活又是大多數人的願望,在加上目前的社會環境,老人獨居或者是僅與配偶同住的比例越來越高,再沒有多餘的照顧人力的情況之下,此時,如果能夠在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或其他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選擇並學習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來協助處理日常生活的各項事物,對於讓老年人擁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老年人發生跌倒次數和傷害嚴重度隨年紀而相對增高,常會引起頭部外傷甚至死亡,其他如骨折(腕部、脊椎、肩部和髖部等),扭傷及挫傷等,許多人在跌倒後活動力變差,失去自立自主能力,甚至需要住院,尤其是在骨折後5-10年之間。
臺灣研究顯示,65歲以上老人在1年內發生跌倒佔1/3,年紀越大,跌倒危險性更高。
加拿大的統計資料顯示,老年人每年因意外受傷的比率,跌倒是佔約1/3人口,而且其中有36%會引起嚴重的意外傷害,如骨折或頭部外傷,成為老年人就醫的主因之一,其中大約40%病患因跌倒骨折而住院包括大部分為治療髖部骨折,50%病患會在髖部骨折後的隔年內死亡,12-20%病患會在髖部骨折後的1年內死亡,功能復原者1/3。因此各國醫院推廣「不倒翁運動」,希望對此類跌倒的普遍存在現象,有所改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平均壽命的延長,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將繼續增加。而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患者合併神經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感染、潰瘍形成和(或)深部組織的破壞。主要表現為足部潰瘍和壞疽,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痛苦的一種慢性并發症,也是患者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每年有6萬例非外傷性截肢患者,其中50%是糖尿病患者。
老年人常見的足部問題包括糖尿病足、脛後肌肌腱炎、腳底長繭、足部變形等。如果使用設計合適之足部輔具,如鞋子內裝置矯正鞋墊,協助足底壓力平均分配,避免局部過大壓迫問題。壓迫褥瘡是糖尿病足截肢最大主因之一。
我國住院糖尿病足的患病率為10.6%~6.49%,近年來正在增加。研究表明,早期採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可以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減少截肢率。現就DF的發生原因、預防、護理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以進一步探討DF早期預防的意義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