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足 以影響健康 雲端知識

MINGDER 關心您全家人

專業團隊,專屬為您服務 www.mingder.com.tw

扁平足型要知道

扁平足Flatfoot俗稱「鴨母蹄」,簡單來說是指足部在站立或踩地時,內側縱弓塌陷或消失,足底因而變得扁平,甚至平貼近於地面。在台灣是一個倍受關切的問題。


在小兒骨科每天門診中總是有大約五至十位的兒童求診量,因為父母擔心扁平足問題而來求診。在這些病患中,大多表明了他們因為擔心扁平足影響了兒童未來的成長或運動能力,而來請教治療的方針。有些家長迷惘於「傳統偏方」的功效,有的是自行任意將鞋墊改變墊高以為可以矯正治療?當然沒有這樣簡單!錯誤的變更鞋墊結構最容易造成受傷。

其實,扁平足的現象,主要是一個「功能性徵候群」,有許多種「因素」都會造成各種足型表現。並非所有的「足型問題」都是「疾病產生」;有些問題需物理訓練治療,有些需要矯正輔具,有些則真正需要手術治療。因此,如何正確的診斷及分類,是正確的治療與處理的最重要第一步。


足弓的成長過程

每一位新生兒的足底都是”飽滿及富有柔軟性”,以利發育時在學習站立及行走時可以暫時能有緩衝功能,從出生到一歲兩個月時的幼童,腳底脂肪甚多,足弓結構尚未完成發育所以韌帶有較鬆弛的現象。而在滿兩歲到八歲之間,隨著孩童運動量逐漸增加,足底壓力也跟著增加,生活運動需求及環境的刺激,肌肉力量會慢慢強化成熟,足底筋膜慢慢地呈現應該彎曲面結構,形成所謂的「足弓」物理功能性。

形成扁平足的原因

先天因素:先天性跗骨黏合、韌帶鬆弛、肌肉張力太低,或來自遺傳。

後天因素:在孩童時期足弓缺少刺激,腳部的肌肉、韌帶缺乏鍛鍊,力量不足,造成足弓發育不良。


扁平足相關症狀

兒童時期:扁平足的小朋友多半沒有症狀,只是會出現足弓塌陷、走路容易跌倒。

青少年期:由於體重和活動量的急遽增加,使得足部的軟組織反覆地受到過量的負荷,同時因為足弓塌陷,易造成腳底的血管和神經受到壓迫,使足部產生疲勞感。

成年及中老年時期:足弓原本正常但是因為許多不同的因素而造成足弓消失,在糖尿病、高血壓、肥胖、足部內側曾受傷或手術等族群中比例較高。

如何避免扁平足發生

  1. 在幼兒發育成長階段,應該多給予鍛鍊足部肌肉、韌帶的機會。
  2. 多做跑、跳的動作,如跳彈跳床、跳繩、跳房子等彈跳的遊戲。
  3. 避免體重過重或做過份承重的工作。


如何治療改善

  1. 觀察行走狀況
  2. 穿矯正足弓墊或矯正鞋
  3. 物理治療、職能治療
  4. 手術


扁平足也是一種生理上的缺陷,就好像視力有問題,要配戴眼鏡,牙齒咬合不正,要做齒顎矯正,不要因初期的病徵沒有太大的影響,就掉以輕心。只要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可避免往後源源不絕的相關病症的產生。